br>
    第三次为加授,授“五雷箓,”天授职衔为正三品。

    第四次为加升,授“三洞五雷箓,”天授职衔正二品。

    第五次为晋升,授“上清箓,”天授职衔正一品。

    授箓品阶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道士天授职衔的高低,授箓级别越高,职衔就越高,所能使用的法术也就越多,威力也就越大。

    五次授箓也有时间限制,初授至少要满三年才能请求升授,授箓的原则是无功不升,没有积下功德,即便是初授已满三年也不得升授。

    升授需满八年才能请求加授,同样是无功不升。

    加授过后想要加升需等到十二年后。

    罗贤子和罗正子皆为居山修为,淡紫灵气,授的当是正三品的五雷箓,降箓一级等同剥夺了二人八年的辛苦努力,如此惩处,实属重罚。

    大淳真人继续说道,“所有知情不报的弟子门人,箓品加升皆缓三年。”

    到得这时,众人已经知道大淳真人对于此事的处置所遵循的原则乃是从严从重,并无护短偏袒。

    就在众人对大淳真人的处置暗暗赞许之时,大淳真人再度说道,“贫道执掌山门,门下出了这样的事情,贫道难辞其咎,且对于邱天顺的处置,贫道徇了私心,法会毕了,当面壁十年,静思醒过。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,众人哗然,一旁的张秉一急忙劝道,“大淳师弟,阁皂山道众千余,琐事繁多,你如何能够巨细无遗,尽数知晓,万不可自责归咎。”

    张秉一言罢,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茅山掌教大任真人接口说道,“张真人言之有理,葛师兄,而今阁皂山住持出缺,你若闭关十年,谁来主持大计?”

    二人言罢,场中众人也纷纷出言劝说,但大淳真人心意已决,执意面壁十年,自省谢罪。

    眼见不得改变他的心意,茅山掌教大任真人只能搬出了杀手锏,“葛师兄,上清一脉,三山滴血,你非要逼张师兄降下天师法旨么?”

    听得大任真人这番话,大淳真人闭目摇头,龙虎山,茅山,阁皂山皆为上清一脉,三山虽然各行其是,但龙虎山历代天师皆兼任上清宗天师,乃所有上清分支教派的头领。

    一番软中带硬的规劝,大淳真人最终决定面壁三年,不缺席下一届的上清法会。

    尘埃落定,上清法会继续进行。

    虽然大淳真人秉公处理了此事,但阁皂山的门人弟子却恨上了张墨和长生,张墨心气儿高,不愿看别人白眼儿,不等法会结束便带着长生先行下山。

    到得无人处,长生止步转身,冲张墨弯腰深揖,郑重道谢,“多谢张真人仗义执言,为我主持公道,我知道您不求回报,我现在也不能为您做什么,但我一定会铭记于心,找机会报答您。”

    “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且该做的事情,你无需耿耿于怀,”张墨并不停步,继续拾阶而下,待长生跟上来,随口问道,“你接下来有何打算?”

    长生没有回答,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师父罗阳子的预料,他此时已经得罪了阁皂山,罗顺子也被逐出了师门,他自然不能再按照师父罗阳子的要求留在阁皂山了。

    “随我回龙虎山吧。”张墨说道。

    长生仍然没有接话,没有人喜欢居无定所,颠沛流离,他也不例外,但他却不想跟张墨回龙虎山,张墨为了他已经把阁皂山得罪了,而且他的身份也彻底暴露了,若是他跟随张墨去了龙虎山,江湖中人一定会诋毁诟病,怀疑张墨之所以帮他是为了得到罗阳子多年收集的武功秘籍,他不想给张墨添乱,也不想给龙虎山惹麻烦。

    张墨貌似猜到他心中所想,出言说道,“罗阳子的事情江湖上已经人尽皆知,很多居心叵测的人都在暗中寻找你和另外四人的下落,你不会武功,孤身在外迟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