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的一处了。

    “小方啊,你是租赁,还是典房?”房主姓翁,是个四五十岁的小老头,笑呵呵问道。

    “您开玩笑了,我哪能典得起房?自然是租赁了。”方临这么道。

    大夏在买房之外,有着租房、典房两种方式。租房不用多说,按月、季、年支付房钱,房子是别人的,租住于他人门下。

    典房么,就是一次性交房子价值的七八成钱,约定一个期限,期限内都可以在这住儿,到期如数退钱。

    这种方式更胜租房一筹,却又次于买房,就好比家中有了困难,去当铺典当首饰一个道理,有了银子时可再赎回。

    典房这种方式能够出现,自然是某种意义上,对双方都有好处。

    对房主来说,虽然契约到期银子要还给人家,但能在保留房子产权的同时,一次性拿到一大笔银子,以作急用。

    对典房的人来说,约定期间算是白住,也比租房更安心,至少在房子被赎回去之前,可以算得上是属于自个儿的。

    方临和翁老头确定租赁的方式,签订契书,一月一付,一月五钱银子。

    ——这不少了,在码头做挑工一月才不过一两五钱银子,刨去吃喝能存下的钱大约一两银子,这已经是其中一半。

    ‘这租了房,有了落脚的地儿,才勉强算是在府城安定下来了。’这一刻,方临如释重负,感觉大半月来下工后的奔波忙碌都值得了。

    送走翁老头,又在房内看了看,还算满意:除去厨房、堂屋,还有三个房间,做饭、自住、放杂物,生存需求基本能得到满足。

    唯一不太方便的,就是没有自家茅房,不过,这不是这处房子的问题,胡同中其他人家都没有。

    ——府城寸土寸金,土地价值极为高昂,寻常人家购置一套房子已经相当不容易,哪还能有财力,专门辟一块地去建一座私人厕所?再就是,这个时代下水道、化粪池基础设施不到位,根本没有家家户户建厕所的条件。

    ‘在棚户区那边,有着一个公共的大茅坑,到了这边就只能用马桶了。’方临暗道。

    马桶的优势很明显,轻巧,不占位置,至于说便溺其中,如何处理?

    简单!每天一早,就有粪夫走街串巷,喊着‘收人中黄嘞’!

    这粪夫收走粪便,不要钱,也不给钱——百姓得了方便,粪夫也能够将搜集的粪便卖给粪商,得了实利。

    说回租房,和方家一样,耿家也租住在西巷胡同,不过是在胡同口的位置,距离方家百来米。

    桂花嫂也在这边,隔了条斜街,在百顺胡同,并不算太远,走路半盏茶功夫就能过来。

    ——方家和桂花嫂走得近些,隐约知道对方是典房的。

    还有,小河村人中,其他人家想要留下的,比如付宏、宋凯、白宝、郑于等等,早就有定计,准备看方家、耿家租在哪里,就选在附近。

    哪怕是最讨厌方临的宋凯也不例外,毕竟,一件件事下来,早就证明了方临的眼光。

    这对其他人家来说,自然不失为一个聪明的选择,唯独白宝,在方家附近,自然也离桂花嫂家近,要说其中好处更多一些、还是坏处更多一些,那就仁者见仁、智者见智了。

    诚然,在府城中,行事手段不可能过激,但这世上,毁掉一个人的方法从来不止一种。

   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在宋凯学方临不成反被打,又被白宝传扬开,让村人笑话后,宋凯一伙儿彻底分崩离析。宋凯成了孤家寡人;白宝也懒得再维持表面关系;郑于更是远离了两人,听说找了一个饭馆学徒的活计,给人家大师傅打下手,前两天还又来感谢了一次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边,方临、耿石趁着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